新聞描述:20G鍋爐管市場銷量增長
新聞內容:
摘要業內專家認為,隨著國務院《綠色建筑行動方案》在各地得到具體執行,以鋼結構建筑為代表的綠色建筑推廣力度加大,帶來對建筑用鋼需求的增加。
業內專家認為,隨著國務院《綠色建筑行動方案》在各地得到具體執行,以鋼結構建筑為代表的綠色建筑推廣力度加大,帶來對建筑用鋼需求的增加。這不僅能部分化解鋼企產能過剩的痼疾,同時從長久來看,還能為國家鋼鐵戰略儲備提供有效的途徑。
數據顯示,2013年我國粗鋼產量為7.79億噸,占到全球產量的48.5%,單從鋼鐵生產數量上看,我國鋼鐵產量開始位居世界鋼鐵產量第一的“寶座”,已經是一個名副其實的“鋼鐵大國”。但是,如果就此用“鋼鐵強國”來描繪我國鋼鐵產業現狀,還為時過早。由于我國缺乏優質的鐵礦石,自身依賴國外進口,這就導致鋼企在國際鐵礦石市場上缺乏議價權。長期以來,鐵礦石市場價格的波動嚴重影響了我國鋼企的生產經營活動,同時也制約了對我國宏觀戰略經濟的發展。
對此,有業內專家認為,隨著國務院《綠色建筑行動方案》在各地得到具體執行,以鋼結構建筑為代表的綠色建筑推廣力度加大,帶來對建筑用鋼需求的增加,一方面能部分化解鋼企產能過剩的痼疾,同時從長久來看,還能為國家鋼鐵戰略儲備提供有效的途徑。作為工業生產的必需品,鋼鐵是國家的關鍵性資源。在日本、美國等發達國家,對鋼鐵資源戰略儲備的重視從來沒有懈怠過。
以日本為例,在建造公路時,工人會先在路基上鋪陳一層厚實的優質鋼板,然后灌注瀝青路面。這不僅能大幅提升路面的耐久性和安全性,還不失為儲備鋼鐵資源的有效手段,大量公路的建設,本就是一個大型鋼鐵倉庫。一旦出現緊急情況,路面下面埋藏的鋼板可以直接用于工程搶修、地震災后建設,甚至軍工生產。
除了用公路儲備鋼鐵,在很多發達國家,“藏鋼于建筑”的戰略儲備意識早已深入人心。有數據顯示,目前在英國,鋼結構建筑中95%的建筑用鋼材得到有效回收,其中,10%經簡單加工以后即可重復使用,另外85%則通過回爐等手段再次回收利用。